导语:双11即将到来,网络购物消费即将狂欢,大家是不是已经和小优一样备好剁手了,但近年来,者权益易受侵害全国,315受理非现场购物类投诉举报2515件,同比增长141.1%。数据显示,服装鞋帽、家居用品、布料毛线和儿童用品类投诉较多,占33.3%,网络购物投诉呈现迅猛增加的态势。
业内专家为您支几招:
认真选择专业购物网站。要选择正规、有经营资质的购物网站,核实该网站是否具有工信部的ICP认证标志,查看是否有工商部门红盾标志。由于网络销售的虚拟性,一些网络经营者销售的商品质量难以保证,出现了许多以次充好、以假充真的问题。个别网店还存在服务质量不高、诚信度不高,甚至虚假认证、刷单炒信用和好评问题。消费者要选择信誉好的网店,可认真查看购物网站的评论和网上商店的销售记录并进行鉴别,避免受骗。
认清商品描述,谨防假冒伪劣。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喜欢物美价廉商品的心理,发布一些低于其他正常卖家价格的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,借机销售一些假冒伪劣商品。部分网络商家夸大宣传;一些经营者利用技术手段修改实物图片,或者只拍摄物品完好的部分,使消费者被其“精美”的图片所吸引。消费者应提高网购安全防范意识,不轻易相信广告宣传。交易前,要认真阅读交易规则和商品说明,仔细查看、认真辨别交易记录和买家评价,并向卖家了解商品的售后服务。广大消费者在网购中若遭遇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情况,可根据《消法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保存证据方便维权。网络购物后要主动保留所购商品的网页截图、与卖家的聊天记录等信息,注意索要和保留好发票等交易票据,保修时,厂商保修点需要消费者出示发票,方能享受保修等售后服务。一旦发生消费争议时,最好有相关维权证据,可以联系购物网站客服进行维权,或拨打卖家所在地12315热线投诉。
消费者在购买涉及服装、食品、数码电子产品等热销品时,要进行仔细的筛选,特别在购买高价值耐用消费品时,可提前到实体店详细咨询或试用后再行决定;购买冷鲜或即食食品时,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、保质期,避免冲动购买大量暂不需要商品,给自己造成损失。
消费者需要提前了解、咨询电商及卖家的信誉等级、活动承诺、活动规则、退换货流程、售后处理、快递配送时间等内容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在以往的消费纠纷中,一些商家通过种种虚假宣传,营造好评价、高销量的消费假象,诱导消费者购物。因此,消费者网上购物时,尽量选择信誉度高、销量大、好评多的卖家并加以甄别,慎重选择消费。
消费者要时刻提防网络诈骗情况的发生,务必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,仔细查阅网站底部是否显示备案信息*ICP备*******号、工商红盾标志,以及网站底部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、法人代表等相关信息。切莫相信或随意点击陌生网址链接和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的说辞,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透露给别人,更不要将手机的动态验证码告知他人。发现被骗迹象,积极采取补救措施,尽快向银行、网络平台反映冻结费用,妥善保管交易和聊天记录等相关凭证并迅即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俗话说的好,防火防盗防防防败家,小优在这里劝大家合理购物,理性消费。